目前位置: 691首頁 > 最新訊息 > 當期展覽 > 毛三個展《黑土俚俗》  回上一頁
    毛三個展《黑土俚俗》

 

 

 

論述

 

 

现在铁西工厂(黄色)大多数被拆除,然而在地产经济为主导对于城市锈带的改造,全然未梳理工业基础设施的脉络。且争取仅存在一栋文化建筑,中国工业博物馆已经成为紅色教育基地,全然无法召唤起区域对于工业历史脉络的了解和认同。


 

 

第一部分1949-1976年。1949年,中國選擇社會主義作為現代化道路,毛澤東以現代化為目標透過利用龐大的農村人口和資源以及蘇聯的援助,建立一個完善的大工業體系。此時我們的夢,是蘇聯。


 

 

可惜的是在這個夢的第一步,我們選擇了從否認傳統文化開始,轉為對於新時代的關於集體光榮和無私奉獻的社會主義精神的歌頌。對於工業化推進的同時,中華人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人第一次感到迷茫。


 

 

 

第二部分,從1976年文革結束到1989年89學運結束。伴隨毛澤東去世,文革結束;伴隨改革開放的開始,國門開啟的時候,中國人看到了太多東西:發現了想象中的50年代社會主義精神;發現了個人幸福和自我實現的迷惘(潘曉討論);發現錯過了東亞經濟騰飛的年代;發現自己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在這個當下,人們開始嚮往、追求、實驗性的建構一個想象中的現代中國,而且這個想象是屬於集體的,也是以西方為參照的。


 

 

 

第三部分,從1990年鄧小平南巡開始到2001中國加入WTO結束。89學運落幕后,91年蘇聯解體帶來的大格局轉變,中國來到后社會主義時期。同時伴隨著一系列深化改革開放的措施,日漸繁榮的市場經濟伴隨著日益緊張的國際關係,千萬富翁一群群的誕生伴隨著千萬工人集體下崗,相比于80年代相對清晰的西方,90年代夢中的西方愈發模糊起來。


 

 

第四部分,2001到2012年。在這個階段中,中國經濟史詩般的飛速成長,伴隨一起的是中國人集體自信的空前高漲。同時,這個時期也湧現了一大群人,以“覺醒的個體”的身份,以一種更高級、更先進也更抽象的方式去想象西方世界的文化體制去重組“中國映像”,營造一個海市蜃樓般的中國。


在這個脈絡中我可以把握到的是,以鐵西作為一個project,中國的現代化夢想在走過頭27年之後,大院瓦解,社會和空間漸漸向個人和抽象西化的方向前進(消費社會)。這當然衍生出一系列認同和對集體性懷疑的問題,然而在經濟騰飛建立自信之後,鐵西仍然殘存著工業時代的城市結構,一腳在前一腳在後,不知如何認定自我的身份。這時的需要一個敘述去補完,一個完美的鐵西,建立起來合理的文化自信和夢想。


 

https://youtu.be/8HBqZ7-QS5w

 

 

 

 

設計

 

 

透視上透过围墙街巷縫隙的觀看,透過廣場和紀念物從中央大道分離出來,用墻和高層去圍蔽、分離遺址。


 

 

 

 

從文化性文本分析拆解原本的建築、嫁接。



 

 

第一屆博覽會的會址,作為舊鐵西工業區留下最後的厚度,在這塊寬0.8公里長1.2公里的土地上需要梳理明確兩件事情,一是對於北側臨近長大鐵路的工業遺址的文化性文本梳理,整合散落的工業遺址,進行中國工業博物館的增建,二是將其他街廓的生產性文本梳理,改造成為鐵路服務空間透過博覽會再次納入長大鐵路產業體系。


 

 

在原本的立面前我先置入了一個下沉的廣場和兩面LED直播墻面,遮擋住原本中國工業博物館的歷史建物立面,使這個廣場的態度是中性的,这个广场在博览会結束後也會保留成為城市的公共空間。用一條軸線將新的下陷廣場和新公共食堂串聯起來,作為新軸線的入口。


 

 

在新鐵西館由原冶金廠改造而成,置入一個將舊工廠遺址包裹起來的高于地面550公分的新平台,成為遺址公園。在平台下面的是将是新鐵西館的展場。

 

 

 

 

而在南側主要是與置入的城市新輕軌一同製造高密度的空間。像是博覽會中面向舊鐵西區企業所設置的大型展館,他們是用鋼構與膜結構組構,在博覽會結束之後依然可以彈性使用作為不同大小的物流廠。



 

將高密度的原汽車配件城與輕軌所帶來的巨大人流串聯成為更大的展銷中心。

 


 

整理原本的爛尾樓成為單身公寓,或是廉租房,中間置入一個辦公空間。使其成為一個綜合的生產單位。



 

 

展覽側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