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張哲彥,一個從小就喜歡沉浸在繪畫世界的男孩,覺得只有在繪畫裡才能找到與心靈深處對話的媒介。在求學過程中,水墨畫對他有著深刻的啟發,尤其在下筆的瞬間,一切的不確定和變化多端的墨色,都讓他更加享受每個創作時刻。
隨著進入大學,在彰師美術系的學習歷程中,張哲彥開始去思考自己的創作與未來,並且作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停止藝術創作,選擇以理論研究為主的藝術學組,從中修習諸多關於藝術史基礎與進階的課程,培養藝術史研究的思維邏輯。在順利取得學士學位後,又再度面臨另一個人生的重要階段,應屆考上中央大學的藝術學研究所,而沒有選擇教育實習的管道。
在研究所學習的過程中,張哲彥與藝術有更加深刻的接觸,除了大量的文本閱讀,更有許多實際學習與運用的機會。當中包括以英文發表個人的研究成果,且在《典藏今藝術》雜誌刊登專題文章。他開始對攝影史產生興趣,尤其是十九世紀的畫意攝影,針對攝影與繪畫之間的各種問題,以及男體攝影的發展和演變,成為他碩士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研究所畢業後,在等待入伍的期間,內心沉寂已久的創作魂再度甦醒。張哲彥試著將熟悉的藝術理論運用在自己的創作,此時心中的疑義開啟他的系列作品。當中一個疑問是,究竟自己理解的藝術家是什麼?答案似乎僅是他們的名字以及代表作,包括作品的形式、風格、作品媒材等。再者,藝術家在完成作品的同時,就宣告自己不復存在?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張哲彥以繪畫再現藝術家肖像,試圖把觀看核心鎖定在藝術家,也藉由這些面容重新或首次認識藝術家。這是一種全新的知識建構模式,而黑與白構成的作品則成為挪用後的一致性風格。藝術家以肖像的形式再次出現於他們的作品中,或更確切地說,再現在張哲彥的黑白世界裡。
|